1.1 什么是数据库表及其重要性
想象一下图书馆的书架。每个书架都有特定的分类——小说类、科技类、历史类。数据库表就像这些分类书架,专门用来存储同一类别的数据。在MySQL中,表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由行和列组成。每行代表一条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属性。
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让数据管理变得井井有条。没有表,数据就像散落一地的书籍,找起来费时费力。合理的表设计能提升查询效率,减少数据冗余。我记得第一次设计用户表时,把用户名和邮箱放在不同列,查询速度比混在一起快了好几倍。
1.2 MySQL数据类型详解
MySQL的数据类型就像衣服的尺码,需要合身才行。选错类型可能导致存储空间浪费或数据截断。

数值类型 - INT:存储整数,适合年龄、数量这类数据 - DECIMAL:精确小数,金额计算的首选 - FLOAT和DOUBLE:浮点数,适合科学计算
字符串类型 - VARCHAR:可变长度字符串,省空间又灵活 - CHAR:定长字符串,适合固定长度的数据 - TEXT:大段文本,文章内容就用它
日期时间类型 - DATE:只存储日期 - DATETIME:日期和时间都存 - TIMESTAMP:自动记录数据修改时间

选择数据类型时,我常问自己:这个字段需要存储什么?大概多长?未来会扩展吗?这些问题能帮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1.3 表的基本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表结构包含几个关键部分:
表名要见名知意。user_info比a1好懂得多。

字段是表的骨架。每个字段都需要名称和数据类型,还可以加上注释说明。
主键是表的身份证。它唯一标识每条记录,确保数据不重复。用户表的ID、商品表的SKU号都是典型的主键选择。
索引像书的目录。它能加速数据查找,特别是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不过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维护索引也需要成本。
表结构设计需要前瞻性。曾经有个项目因为没考虑数据增长,后期不得不重构表结构,那滋味可不好受。 CREATE TABLE 表名 (
列名1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列名2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
[表级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