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冷门佳片,它才是儿童电影代言
不少八零后九零后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小时候学校总是组织观看科教类电影,这些科教类型的电影在今天看来很多都被认为是主旋律影片,但也不乏多种多样的类型,战争片,教育片等等。那个时候被要求观看教育片的原因在于让更多的学生们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因为很多教育片当中的主人公们所面临的教育环境远远不及观看电影的人群,因此,观看科教类电影的意义就是如此,虽然长大后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然而看多了这种类型的科教片,认同也就更深刻,不同就渐渐的少去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走路上学》就是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在西南边陲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这里的孩子们要上学就必须乘着滑索溜到江对岸去,即便是对于大人们来说,乘着滑索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举动,更别说小孩子,然而要上学就必须这样,否则几十公里的山路翻过之后才有桥。政府一直筹划着建一座索桥,然而在这之前,孩子们依旧是每天要度过这样的上学路。
这个村落里有这样一对姐弟,姐姐在上学,弟弟却不被允许,原因在于妈妈担心安全问题,弟弟总是被许诺当前往县城打工的爸爸回来后才被允许上学。然而弟弟却不安分,总是偷偷滑过去旁听,这一切被新来的支教老师聂老师撞破了。妈妈因此生气了,而聂老师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弟弟的安全问题,于是决定每周过来给弟弟补课,这样姐弟两都有学上,然而有一天,姐姐却出了意外,这一家又被阴云笼罩了。
《走路上学》看完的感受自不必说,这是一部非常感动人的影片,同时也非常符合很多朋友小时候观看的教育片的主要属性,本片旨在为我们呈现西南边区的少数民族孩子们艰难的求学之路,并以此来鞭策更多的处于比他们环境更好的孩子们认真努力学习。这是本片的主要核心思想。
当然,有人也看到了现实问题,为什么政府不给这些孩子们修一座铁索桥,而是任由这些孩子们每天经历着这种极具风险的活动。其实这个原因本片说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发展不平衡,深层次的道理要是每一个人都认真思考的话,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大家都能想得通的道理,如果拿来争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当地的财政如果充裕的话,自然会考虑为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解决上学路的问题,如果当地的财政不充裕,而靠着国家拨款,那么款项一定是先用来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建造基础环境的。这个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都是屡见不鲜的,内地之所以与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就是如此,如果大家对于这样的设计有异议,那么应该从根源入手去反对,而不是对于这种表面上的现象进行谴责。
当地的人们不努力吗?当地的领导干部们都是棒槌吗?自然不是,至少本片中展现的淳朴的民风并不是这样,大家都想要解决问题,但大家都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建桥的队伍来到这里帮助建桥,否则,我们也就只能等着感动自己而已。
因此,上文提到的本片的主要核心就是激励更多的身处安全圈内的孩子们认真学习,而除此之外的愤慨,感动什么的,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总是热衷于这种居高临下的感动,然而对于基础的问题总是视而不见,甚至不愿意去思考,片中的姐姐发生意外让人对于孩子们身处险境的问题更为愤慨,进而转化为让其中的一部分观众对于当地的政府部门的愤慨,但冷静想想,这些是政府部门愿意看到的吗?这些是当地人愿意看到的吗?他们身处的就是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是国家投入发展,而是任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自己能解决吗?
即便是最后修了一座桥,大家也都能知道,这座桥的成本与收益之间是不平衡的,因为这座桥除了为这些孩子们方便了上学路之外,年冷门佳片,它才是儿童电影代言没有任何的特殊意义。然而即便是如此,大家依旧是热衷于对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讽刺挖苦,然而这样没有收益的事情只会在我们国内发生,如果这是别的国家,即便是发达国家,也少有政府愿意做这种入不敷出的投资,因为那些所谓的纳税人不愿意。
因此,对于本片背后的苛责是没有意义的,唯一能解决本片中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的就是帮助这些深山中居住的人们搬迁到平原地区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当然,这又会引发另一个问题,文化的保留与融入。因此,本片还是完成自己的激励作用就已经是善莫大焉了。同样类型的影片如果是怀着讽刺的心态去观看,其实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关怀不是居高临下找优越感,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情。
……
你好,再见